產前評估重點
主要考量胎兒、媽媽,以及子宮環境。
談到自然生產,很多媽媽都瞭解這對於母親本身或寶寶而言,是最天然的分娩方式。不過若想採取自然生產,有哪些評估重點?黃文郁醫師指出:「最主要考量胎兒、媽媽,以及子宮環境等狀況。」
For Baby
胎位
詹景全主任說明:正常的胎位是頭位,分娩時會由胎頭先娩出,可採取自然生產。若為臀位(胎兒的屁股朝下),則要視狀況而定,由於擔心寶寶的屁股娩出、身體卻卡住,因此,多會建議剖腹生產。如果胎位是橫位,則無法採取陰道生產。
體重
詹主任解釋:「寶寶太重,長太大會不好分娩。」一般而言,3800公克以上即是巨嬰症、體重小於2000公克的胎兒一般也不建議陰道生產。
For Mom
妊娠併發症
至於媽媽部分,必須考量母體本身是否有妊娠併發症,例如:妊娠毒血症(子癲前症)、妊娠糖尿病;或罹患內科疾病,像心臟病、氣喘、紅斑性狼瘡等;另外,如曾受過傷、或骨盆狹窄等不適合自然生產因素。
自然生產4優點
優點》1.寶寶的肺部換氣功能佳
自然生產時,由於寶寶經過產道的擠壓及摩擦,出生後他的肺部擴張會比剖腹生產的寶寶來得好,換氣功能也比較佳。黃文郁醫師分析:「若寶寶的肺部無法充分擴張,造成換氣功能不佳,血液中所含的氧氣會比較不足,也會讓小貝比容易喘。」
優點》2.傷口較小,恢復快
詹景全主任根據文獻報導解釋:「自然生產的會陰傷口大約3天即可癒合;剖腹生產的傷口癒合約需5~7天。」另外,相較於剖腹生產的傷口須縫3~5層,自然生產的會陰傷口只要縫1層,而且是使用可以快速吸收的線,通常在1個禮拜內即被人體吸收。
優點》3.利於哺乳
一般而言,剖腹生產的媽媽通常採取半身麻醉(脊椎麻醉),產後必須平躺8小時,也因此造成餵奶困難。
優點》4.進食
自然生產完後,即可逐步恢復飲食。
採取自然生產的媽媽一般在生完後,即可逐步恢復飲食。不過剖腹生產的媽媽,由於麻醉關係因而導致腸胃蠕動較差,再加上要平躺8小時,所以會建議剖腹生產的媽媽禁食8小時,待可以坐起來後再開始進食,以免被食物嗆到、造成吸入性肺炎。
自然生產4缺點
缺點》1.經歷產前陣痛
黃文郁醫師指出:「自然生產會經歷子宮頸擴張的產前陣痛,特別是初產婦會比較久,至於經產婦也許1、2個小時就生了。」
缺點》2.產後陰道鬆弛
由於產道經過擴張,黃醫師表示:「確實可能造成鬆弛現象。」產後除了陰道鬆弛,還可能造成骨盆鬆弛,更嚴重則為尿失禁或大便失禁。
缺點》3.會陰撕裂
如果出現寶寶太大等因素而必須使用真空吸引、產鉗等工具輔助,可能造成會陰裂傷,詹主任說明:「一旦發生會陰裂傷,傷口恢復得沒那麼快時,還可能導致尿失禁或大便失禁。」
缺點》4.生產過程可能有突發狀況
當產婦或寶寶出現緊急狀況時,例如:胎兒窘迫,黃文郁醫師表示:「需要趕緊以剖腹生產方式娩出寶寶。」黃醫師亦提醒:「原則上,自然生產的缺點是產程較久,寶寶發生的變化較多,引發難以預期的產科合併症,例如:胎兒窘迫、子宮破裂等。」
做好準備!預防自然生產副作用
在充分瞭解了自然生產的優、缺點,產前產後有什麼「撇步」能助於分娩及復原更順利?
1.控制體重
詹景全主任建議:「懷孕到生產前,體重應增加12公斤,最多不超過15公斤。」
2.適度運動
如果擔心待產過程太久,建議懷孕時期可從事適度運動,助於鍛鍊肌肉與骨盆力量,幫助順產、降低產痛。
3.使用減痛分娩
使用減痛分娩能降低待產時的陣痛指數。
使用減痛分娩能降低待產時的陣痛指數,避免產婦用錯力氣。不過,詹主任指出:「當進入第二產程時麻醉科醫師會停掉藥物,以免媽媽沒有使力推擠而無法將寶寶分娩出來。」
4.產後勤做凱格爾操
產後勤做凱格爾運動能預防產後子宮脫垂、尿失禁等,黃文郁醫師進一步解釋:「凱格爾運動是典型的骨盆運動,可以訓練骨盆力量,減少尿失禁、預防子宮脫垂等現象。」
不過,凱格爾操主要是鍛鍊會陰部肌肉,建議等傷口癒合再進行,以免因為抬臀或收縮陰道的動作而牽扯傷口、引發疼痛。而在執行時若傷口仍會疼痛,最好先休息。
PART 2》剖腹生產篇
所謂的剖腹生產,詹景全主任解釋:「以手術方式切開腹壁肌膜、腹膜和子宮壁,將胎兒娩出。」
剖腹生產3優點
優點》1.避免自然生產的突發狀況
剖腹生產可避免自然生產出現的突發狀況,例如:產程遲滯或胎兒窘迫。詹主任表示:「如果原來採自然生產的產婦遲遲無法將胎兒娩出,則可能會視情況改為以剖腹生產因應。」
優點》2.毋須經歷產程陣痛
若因為胎位不正或其它因素而提早選擇剖腹生產,通常毋須等待產兆、經歷產程的痛苦。不過,如果在待產過程因為產程遲滯等狀況而改變生產方式,詹景全主任表示:「則得經歷產程陣痛以及剖腹生產的傷口疼痛。」
優點》3.陰道較不易受到損傷
由於陰道沒有受到胎兒的擠壓,因此陰道不易受到損傷或導致鬆弛。
剖腹生產7缺點
缺點》1.出血量較多
剖腹生產的出血量比自然生產多,黃文郁醫師解釋:「採取自然生產時,如果出血量大於500C.C.即為生產大出血;而剖腹生產則是出血量超過1000C.C.才是生產大出血。」
缺點》2.傷口感染機會較高
剖腹生產由於在子宮及腹部劃了一刀,傷口較大、較深,詹景全主任表示:「發生傷口感染的機率較高。」
缺點》3.麻醉後遺症
剖腹生產多採脊椎麻醉,亦即半身麻醉進行,可能會造成一些後遺症,例如:藥物過敏、脊椎性頭痛、脊髓液滲漏等。
缺點》4.傷口疼痛
開完刀後,傷口會因為麻醉逐漸消退而變得疼痛,詹景全主任表示:「可使用術後止痛藥來降低痛感。」
缺點》5.傷口復原時間長
術後的表皮傷口約需7~10天癒合,而腹腔內的傷口則需要2~3個月,若加上縫線完全吸收,大概需要半年時間。
缺點》6.子宮易與膀胱沾黏
剖腹生產後,由於子宮就在膀胱壁下緣,可能增加與膀胱沾黏的機率,黃文郁醫師建議:「可於手術時使用防組織沾黏的凝膠或貼片,以減少沾黏情形。」
缺點》7.可能留下疤痕
剖腹生產後,因為縫合傷口,留下疤痕的機會比較高。若產婦有蟹足腫體質,持續不正常的增生疤痕組織,則更容易留下明顯疤痕。
剖腹生產常見適應症
剖腹生產的適應症可分為非緊急性與緊急性。
一般剖腹生產的適應症可分為非緊急性與緊急性。非緊急性剖腹產通常會安排在足月37週以後。至於緊急性剖腹產主要是牽涉生命安全,黃文郁醫師指出:「可能是媽媽或寶寶有突發狀況;或寶寶跟媽媽都健康,但產程遲滯。」至於常見適應症如下:
1.前次剖腹產
通常上一胎是剖腹生產,這一胎多半會選擇剖腹生產,因為擔心自然生產時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。然而,黃文郁醫師認為:「即使前一胎剖腹生產,若這一胎在妊娠期間一切正常,不一定要選擇剖腹生產,不過還是要視狀況而定。」
2.胎位不正
胎位不正亦為剖腹生產的常見原因。正常的胎位是胎頭朝下、臀部朝上;而胎位不正則包括臀位、斜位、橫位,或顏面位等。
不過即使胎位不正,仍可視孕婦與胎兒的狀況來決定剖腹生產或自然生產。黃文郁醫師曾遇過顏面位產婦嘗試自然生產,雖然待產時間較久,但寶寶最終健康、平安娩出;另也曾協助胎位為臀位的經產婦順利陰道生產。
膝胸臥式運動助轉胎位
膝胸臥式運動的轉胎成功率大約60%。
懷孕7、8個月時,若產檢發現胎兒的姿勢與位置不利於自然產,可做「膝胸臥式」的矯正運動。
詹景全主任指出:「正常而言,胎位會在33週之後比較固定,會建議媽媽在30週時開始做『膝胸臥式運動』來幫助胎位轉正,每次約10~15分鐘。通常轉胎的成功率大約60%。」如果孕期到了36週胎兒仍是沒有轉正,再轉正的機會亦較低,可能需要安排剖腹生產。
3.前置胎盤
前置胎盤可分為幾種類型:全部覆蓋、部分覆蓋,另一種是在子宮頸口的邊緣覆蓋,黃文郁醫師表示:「即使邊緣覆蓋,在生產過程亦可能壓擠胎盤,造成產前出血或生產中大出血。」
4.巨嬰
醫學上將4000公克或接近4000公克的寶寶定義為巨嬰,然而詹景全主任指出:「目前健保定義巨嬰為3800公克以上。」
當胎兒過大卻採取自然生產方式,恐會導致產程遲滯;甚至可能娩出胎頭,卻因為胎兒的身體過大而卡住,造成棘手的肩難產。
5.產婦有重大內科疾病或多胎胞妊娠
至於其它剖腹生產原因,詹景全主任表示:「例如媽媽本身患有心臟病、自體免疫疾病且合併有凝血功能異常,或脊椎損傷等,通常會建議選擇剖腹生產。」另外,若是雙胞胎以上的多胞胎妊娠,亦會建議採剖腹產。
6.胎頭、骨盆不相稱
一般而言,胎頭、骨盆不對稱有幾種可能性:(1)媽媽的骨盆較小。(2)胎頭明顯較大。通常會測量胎兒頭骨兩側的顳骨徑,超過10公分代表胎頭比較大。亦可測量胎兒的頭圍(HC),超過37公分也算大。不過,這得經過待產程序,若產程遲遲沒有進展,才會診斷為胎頭、骨盆不對稱而改為剖腹生產。
7.產程遲滯
在自然生產的過程發生急切症狀,無法在短時間內順利生產只好採取剖腹生產,詹景全主任表示:「其中最常見的是產程遲滯。」
不過有些產婦可能在某段時間停滯,重新調整催產素後又繼續有進展,因此,仍要視情形來決定是否採取剖腹生產。
8.待產時媽媽出現緊急狀況
待產時,媽媽臨時出現緊急狀況,例如:休克,或妊娠高血壓演變為妊娠毒血症,造成媽媽抽筋,此時會盡快施行剖腹產,以免造成寶寶缺氧。
9.胎兒窘迫
另外,當產程進展順利、媽媽狀況也都良好,卻發現寶寶的心跳明顯減速,出現胎兒窘迫情況,且寶寶的心跳持續下降,黃文郁醫師表示:「通常會以胎兒窘迫的條件來剖腹生產。」至於胎心音減速的原因,可能與臍帶問題、胎盤功能,或頭部遭到壓迫等有關。
原則上,發生胎兒窘迫時,如果還處在潛伏期,則會趕緊進行剖腹產。如果已經進行到第二、第三產程了,則會想方法盡快將寶寶娩出,會比麻醉、再準備剖腹生產來得及時。
做好準備!降低剖腹生產副作用
剖腹生產的媽咪通常需要住院5~6天,而現前的手術多以橫式的開剖為主。不過,剖腹生產的術後照護有哪些重點?跟著專家的建議身體力行、細心護理,相信很快就能恢復元氣。
1.使用防沾黏貼片
2.細心照護傷口
3.使用術後止痛
4.使用束腹帶
5.盡早哺餵母奶
6.身體允許,盡早活動
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生產方式
就醫師的立場,詹景全主任表示:「建議媽媽盡量採取自然生產。」不過,他也提醒:「如同投資基金的『不保證本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』,自然生產不代表零風險、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生產方式,最主要視每個孕婦、胎兒、以及生產狀況而定。」
無論自然生產或剖腹生產,在決定生產過程之前,孕媽咪應與產檢醫師進行溝通,評估適合自然生產或可能需要剖腹生產。不過由於剖腹生產必須承受麻醉及手術意外的風險、術後的恢復期長、術後不宜即刻進食、放置尿管、擔心傷口感染、沾黏等後遺症,因此,建議仍以自然生產為宜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