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避免6種NG狀況

休完56天產假立即回到職場工作,身為一般上班族難免需要加班,有時案子一個接一個來時,百忙之中還得挪出時間去哺乳室擠奶,令她大嘆時間真的不夠用。不過,值得慶幸的是還好由公婆照顧小寶貝,不用趕著下班去保母家接小孩,否則她不知該如何是好。

 

對於產後媽媽回到職場,常見狀況首先是哺乳、集乳等問題,華悅產後護理之家負責人暨督導謝秀月說明:「例如工作忙碌或手邊工作是連續性,因而挪不出時間擠奶。

 

另外,公司沒有設置哺乳室,使得媽咪必須躲在小倉庫或會議室擠奶,也會降低媽咪繼續哺餵母乳的意願。」除此,謝督導也觀察到從事服務業或業務性質的媽咪,擔心自己的擠奶時間會增加其他同仁的工作量,因而降低擠奶次數,若加上工作一整天回到家,因為疲憊而減少親餵時間,奶量很快會大幅減少,甚至退奶。

 

此時,若家人或長輩發現媽媽的奶量越來越少,擔心寶寶的營養不足而質疑媽咪,謝督導指出:「加上工作與同事的壓力,很容易影響媽媽心情,甚至放棄哺餵母乳。」

 

除了哺乳問題令產後媽媽覺得困擾,寶寶的照顧上也經常令新手父母感到棘手。謝秀月督導指出,最令準備回職場的媽咪焦慮的是寶寶能否睡過夜、以及寶寶不明原因哭鬧,特別是嬰兒在半夜出現腸絞痛而哭鬧不止時,易讓新手爸媽不知所措,若隔天還要上班,更是身心加倍煎熬。

 

 

媽咪回職場,常見的NG狀況

由於雙薪家庭居多,許多媽咪在56天產假結束後就趕著回職場工作,而職業媽咪邊工作邊育兒時,經常出現哪些狀況?

 

 

NG →1.哺乳不便

首先面臨的是擠奶或哺乳不便,另外,也可能好不容易在工作之餘挪出時間擠奶,卻發現母乳無法冰存,謝督導進一步解釋:「有些公司沒有冰箱、或冰箱裡存放同事們的各種食物,甚至同事經常開關冰箱而影響冰存的溫度等,使得媽媽擔心會影響母乳的品質。」

 

不過謝督導還是會建議媽媽不要擔心太多,鼓勵媽媽找時間擠奶,別因此而放棄哺餵母奶。

 

 

NG →2.寶寶乳頭混淆

如果媽媽經常採取瓶餵方式餵奶,較少親餵,易讓寶寶產生乳頭混淆的情況,謝秀月督導指出:「瓶餵時寶寶覺得喝奶很容易,但親餵則必須用力吸吮。當寶寶習慣瓶餵,媽媽想親餵時,寶寶容易因為喝奶方式不同而生氣哭鬧,有些媽媽可能因而放棄親餵。」

 

因此,謝督導鼓勵媽媽下班回家盡量多親餵,她說明,其實親餵比瓶餵輕鬆,不用擠奶、溫奶、洗奶瓶、消毒等,還有助於刺激奶量分泌,一舉數得。

 

 

NG →3.加班或輪班

對於剛返回職場的產後媽媽而言,加班是常見困擾。尤其是才回到工作崗位,許多工作必須重新瞭解與熟悉,額外增加工作量,因而延遲去保母家接寶寶的時間。甚至有些媽咪加班頻繁,直接請公婆或保母24小時全天候照顧寶寶,成為「假日父母」。另外,有些媽媽的工作需要輪班或上夜班,得時常調配寶寶的照顧人員或方式,也令媽咪煩惱不已。

 

 

NG →4.托嬰方式

孕期7、8個月開始著手計劃托嬰方式。

寶寶的托嬰方式也經常困擾著新手媽咪,要請公婆幫忙帶嗎?找保母?還是托嬰中心?謝督導建議媽媽在孕期7、8個月就開始著手計劃托嬰方式,並於生產前做好安排,否則產假56天,扣除坐月子30天,在僅剩的20幾天要找到理想的保母或托嬰中心,都會令爸媽倍感壓力、覺得措手不及。

 

至於找保母或托嬰中心的管道,謝督導指出:「可至各縣市政府的社會局網站查詢合法立案的托嬰機構,或至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的『保母人員登記管理資訊系統』(http://cwisweb.sfaa.gov.tw/)的網站查詢保母收托概況及聯絡方式;亦可加入網站會員,線上申請媒合服務。」

 

 

NG →5.育兒問題

寶寶在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發展與變化,例如:新生兒每天解便的次數可能達6、7次,容易溢吐奶;到了第2個月則好發腸絞痛等。因此,無論媽媽產後由娘家幫忙坐月子、或選擇在月子中心坐月子,謝督導建議在月子期間,若媽媽的身體狀況及體力許可,盡量多跟寶寶接觸助於瞭解孩子的作息與習慣,才不會回到家、甚至上班以後得重新適應寶寶的生活作息。

 

 

NG →6.身材

產後身材的回復狀況常讓愛漂亮的媽咪感到傷腦筋,特別是下巴、腹部和腰部肥胖,易令準備返回職場的媽咪擔心自己的外觀而感到沒自信。

 到府月子保母  

 

12招,自信從容去上班!

媽咪們返回職場前有哪些準備的工作?謝秀月督導列出以下重點給媽咪們參考,希望能讓辛苦的媽咪職場育兒一把罩。

 

 

1.讓寶寶適應瓶餵

準備幾件媽媽的貼身衣物或手帕給照顧者。

過去曾發生新手媽咪將習慣親餵的寶寶托給保母照顧時,由於寶寶不適應瓶餵而哭鬧整天不吃奶,因此當媽咪準備回到工作崗位前,特別是親餵的媽咪,建議讓寶寶開始學習、適應瓶餵。

 

除此,謝秀月督導指出:「有些寶寶會辨別氣味,將他托給保母或長輩照顧時,也可準備幾件媽媽的貼身衣物或手帕給照顧者,讓照顧者抱寶寶時可以將手帕放寶寶旁邊,讓他聞到媽媽的氣味而感到有安全感,彷彿是媽媽在抱他或餵他喝奶。畢竟寶寶出生後,多是由媽媽在照顧他,之間的關係很緊密。」

 

 

2.備妥哺乳用品

正在餵母奶的媽咪若要利用上班的空檔擠奶,謝秀月督導指出:「備妥擠奶器、集乳袋、甚至保冷袋、保冷劑等哺乳用品。」甚至衡量應準備幾組擠奶器,若擔心只有一組不夠用,可能還得多準備一套放在公司。另外,若通勤時間較久,也應準備相關配備保存母奶,除了使用保冷袋,可能還需要多放一包保冷劑。

 

 

3.安排托嬰

原則上,建議父母找的保母或托嬰機構以方便接送寶寶為主。謝秀月督導表示:「若住家附近沒有合適的保母或托嬰機構,也可考慮工作職場附近,否則上下班得刻意繞到其它地方接送寶寶,既耗時也不方便。」

 

 

4.提前讓寶寶適應新環境、新作息

若決定請保母或公婆照顧寶寶,最好提早半個月執行,讓寶寶熟悉環境與作息,同時與照顧者培養默契,再者,媽咪也會比較有時間跟保母溝通、交流育兒觀念或方式。另外,也可準備幾件媽媽的衣物給公婆或保母,以免寶寶認氣味而哭鬧。

 

 

5.擬好臨時托嬰方式

可先設想臨時托嬰的方式,因應保母突然請假或公婆不方便而無法照顧孩子。例如:向公司請假、或請其他親友短期照顧等,另外,也可提前瞭解附近的托嬰機構,如果真的需要臨托,才有人可以協助。

 

 

6.尋求支援

提醒媽咪別將所有育兒責任攬在自己身上,謝秀月督導提醒:「可適時尋求身邊資源協助,例如:請先生分擔家務工作,或偶爾請公婆或娘家等看顧寶寶。」

 

 

7.提前適應工作時間表

兩個月的產假說長不長、說短不短,不過,媽咪最好提早2週依照工作時間表來作息,藉此做好回職場的心理準備,助於自己回到職場能迅速進入狀況。

 

 

8.整理儀容

通常產假這段時間,媽咪多半待在家裡全心全意照顧寶寶,準備回到職場時,應準備合宜的服裝或套裝,並找時間打理儀容。

 

 

9.培養運動習慣,助於體力恢復

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,像是瑜伽、跑步、散步等,除了助於體力與身材的恢復,育兒時也會更有活力與元氣。

 

 

10.尋求支持團體

當新手媽咪獨力育兒時,遇到困難或挫折常不知道怎麼處理,建議媽咪多認識同齡孩子的父母,互相交流意見,如果培養出良好默契,還能互相支援、協助托嬰,育兒也就不會覺得如此棘手。再者,藉由經驗分享可避免讓自己覺得孤單,心情會較開朗樂觀。

 

 

11.補充營養、呵護傷口

產後媽媽,尤其是正在哺餵母乳,建議持續補充鈣質與鐵質。至於剖腹生產的媽咪則應持續半年使用美容膠或貼片護理傷口,以免留下疤痕。

 

 

12.維持好心情

準備回到職場時,除了做好心理準備,最重要是帶著愉悅的心情面對接下來的工作及育兒生活。另外,雖然母奶是給寶寶最好的禮物,能助於增加免疫力等多種好處,但如果因工作原因而不便擠奶,謝秀月督導提醒,媽媽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覺得自己沒有盡責。

 

職場媽咪的擠乳時間建議

1.早晨出門前:早上出門前先親餵或擠奶,疏通乳腺避免堵塞。

2.午休時間:中午休息時間,用完餐後可以擠奶一次。建議擠奶前多吃湯湯水水的食物,助於乳汁分泌。

3.下班前:下班前再擠一次。

4.回家親餵:回家後盡量採取親餵方式,助於泌乳。

 

 

夫妻合作,工作&育兒得心應手

別忘記多照顧自己。

身兼母職與工作,剛開始職場媽咪也許會覺得分身乏術,尤其寶寶特別愛哭或黏人,更是苦不堪言。不過,隨著作息調整,當孩子逐漸適應每天的生活慣例,相信一切會漸入佳境。

 

另外,在育兒或教養時,另一半的參與很重要。如果先生可以適時伸出援手,例如:協助清洗、消毒奶瓶;或當太太親餵完畢,先生幫寶寶拍嗝等,都能減輕媽媽的負擔,同時讓媽媽得到休息。謝秀月督導指出:「兩人同心齊力才是照顧寶寶、教養孩子的最佳方式。」

 

至於在職場上,可讓同事瞭解自己因為哺餵母乳而需要時間擠奶的狀況,或許有些同事也是媽媽,還能互相分享經驗。不過,除了別因為擠奶而延誤工作,平時多與同事交流、相互幫助,較能相互諒解。

 *更多內容請參考:【媽咪寶貝】20149月號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ㄚ姨 的頭像
    小ㄚ姨

    kohsin0911

    小ㄚ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